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题:疫情下的社区工作者:他们也需要“树洞”
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
“我就想回家好好睡个觉。”一名社区工作者跟心理咨询师杨永青说。
杨永青听完有些心酸,“但我没有办法帮她解决任何实际困难。这种时候,我们只能做个‘树洞’,提供陪伴和倾听。”
杨永青是上海黄浦区一支叫“心灵港湾”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的队长。疫情发生以来,他与20多名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志愿者在社区服务,除了居民,他们还给社区工作者做心理疏导。
杨永青说,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很难,他们像“夹心板”,但其实他们也有恐惧感,也有“想回而不能回”的家。
他说,在疫情发生之前,大家对社区工作者的需求感很弱。但社区工作者其实是社区真正的“看门人”,在疫情防控期间,他们做了很多基础工作,比如组织抗原、核酸检测,分发物资,他们在工作的地方一住就是30多天甚至2个月……
“他们在大风大雨里发放物资,驱动他们的不是钱,而是责任,他们需要的不是回报,而是‘被看见’‘被理解’”,杨永青说。
他说,人是需要价值感的,社区工作者做了很多事情,这个时候能给他们最重要的心理支持就是让他们“被看见”“被理解”,“我会告诉他们,你的所有努力,其实是有人看到的。我们大多数居民,是会跟社区工作者说谢谢的。”
有时候,社区里会冒出个别不好的事件,也会连及一些社区工作者被误伤。杨永青说,其实社区工作者的人群构成比较复杂,当偶尔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时,大家可能会泛化攻击,这让一些辛苦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非常难过。
这种时候,杨永青主张在心理疏导时做“情景剥离”,引导社区工作者从心理上“回归”自己所服务的社区,“让他们从被泛化、被误解的场景中剥离出来,回归到当下有归属感、感受到温暖、受到认可的场景中去。让他们讲述自己在承担责任中的获得感,减少他们的委屈感。”(完) 【编辑:苏亦瑜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