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中欧贸易“失衡”,真的吗?

来源:潮新闻客户端 2023-08-15 10:11:11
x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一鹏

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欧方将在9月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,要求中方减少对欧洲的出口限制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无独有偶,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,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曾表示,“中欧贸易关系非常不平衡,中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,而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与欧盟的不相称。”

在中欧经贸互利合作回暖升温、亮点频现的当下,欧盟高级别官员为何强调“不平衡”这一概念?中欧贸易目前的现状究竟如何?

1.单边思维,合理吗?

想要了解近年来中欧间经贸关系的发展,数据是最直观的体现。

根据商务部数据,2022年欧盟27国对华贸易额为8563亿欧元,其中对华出口2303亿欧元,自华进口6260亿欧元,逆差则为3957亿欧元。

如果单纯从数据上看,欧盟高级别官员的“不平衡”论似乎确有依据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
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杨成玉认为,欧盟仅以所谓的贸易逆差为依据,便单边指责中欧间贸易关系不平衡、不平等的论调,显然是站不住脚的。

所谓贸易逆差,指的是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,是反映国与国之间商品贸易状况、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。

“一般来说,双标或者多边贸易产生的差额,都是企业间通过正常需求供给的方式产生的。在这个情况下,不管是中国的贸易顺差,还是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来说,都是企业间通过正常市场运作的方式产生的。从目前的贸易状况来看,虽然中欧间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,但整体的贸易趋势是合理的、健康的,很难将其定义为‘失衡’。”杨成玉说。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教授赵永升则认为,欧盟高级别官员近期的表态,不仅忽略了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,提出的要求也并不合理。

赵永升告诉涌金君,双边和多边贸易中的贸易顺差,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。

“像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产业结构、产业分工、贸易方式等因素,都是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,多种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,很难单纯讲问题归结于双边贸易中的某一方。”赵永升说。

2.中欧顺差,原因何在?

为何中欧间会产生390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?

杨成玉认为,中欧间产生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,在于近年来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。

“由中国生产的质优价惠的工业制成品,正是当前的欧洲市场上所需要的。绝大多数的欧盟在华企业,也从中欧贸易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。站在市场的角度来说,企业只会自己用脚投票。”杨成玉说。

数据也支撑了杨成玉的观点。据外交部数据,2022年,我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,我国也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。

在双边贸易稳步推进之外,在对华贸易中投下“真金白银”的欧盟企业,也真正在贸易中收获了利好。

数据显示,2022年,欧盟对华新增投资100.3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96.6%。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·齐普策便曾在采访中表示,中国的市场和创新能力对宝马来说必不可少,“如果没有中国,宝马的发展战略将无法实现”。数据显示,2022年宝马在中国售出约4.2万辆纯电动车,销量比上一年增长91.6%。

除去中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日益凸显的因素外,赵永升认为,当下欧盟在对华贸易上采取的各类限制政策,也是影响欧对华出口潜力发挥的直接原因。

“像是一些欧盟国家以所谓的‘供应链安全’为由,歧视中国企业,并采取对华出口限制的政策。还有诸如限制中国企业在能源、交通、金融等领域的投资,或者对从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进行限制和审查,这些都是中国对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所在。”赵永升说。

3.中方诚意,很明显

未来,中欧间的贸易顺差将如何发展?

杨成玉告诉涌金君,在缩小同欧盟间的贸易顺差方面,中国一直以来都“很有诚意”,已经连续举办五年的进博会便是有力的证明。

“进博会上,欧盟国家便是主力参展方,每年有源源不断的产品通过这个平台送往中国,而且绝大部分的欧洲企业都认为,中国拥有如此大规模市场,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容错过的的红利。通过举办进博会来扩大进口额,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来说好像都是没有的。”杨成玉说。

除了搭建好中欧双边贸易的交流展示平台外,中国还十分注重中欧在经贸领域的高级别对话。

2008年建立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,便是中欧在经贸领域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。去年7月,中方便同欧盟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了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。在对话机制外,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、贸易政策、知识产权、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。

对话机制外,近期中欧高层领导人间的互访也十分频繁。今年以来,西班牙首相桑切斯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舒尔茨便先后来到中国。李强总理更是将首出访地选在德国和法国,并先后出席了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,以及在法国举办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。

赵永升认为,不管是中方近年来在扩大进口和营商环境方面作出的改善,还是李强总理将首访地选在欧洲,都凸显出了中方在发展深化中欧经贸合作上的高度重视。

“拒绝将经贸问题政治化、工具化,不仅有利于中欧经贸的稳定向好,也将推动中欧各领域交往的全面铺开,更是为当下动荡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和力量。”赵永升说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上一篇 下一篇
x
推荐阅读 更多
中欧贸易“失衡”,真的吗?

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一鹏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欧方将在9月的中欧经贸高

潮新闻客户端 2023-08-15
众志成城 防汛救灾|一线直击:河北涿州受灾学校开学准备情况

众志成城防汛救灾|一线直击:河北涿州受灾学校开学准备情况-

新华网 2023-08-15
中国超越希腊成为全球最大船东国

近日,中国的船队总吨位已超越希腊,成为全球最大。根据Clarksons研究

边际财经实验室 2023-08-15
“速度是传统方法一万倍” 欧洲用华为AI模型预报天气

据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网站8月13日报道,欧洲一个政府间机构正在与中国一

上海证券报 2023-08-15
头条 | 我局开展纠风防腐进行时专项行动

为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,狠抓作风建设,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

百度新闻 2023-08-15
新疆托里县:万亩鹰嘴豆鼓起村民“钱袋子”

七月的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,气候宜人,色彩斑斓。走进托里县多拉特乡多

中国农网 2023-08-14
耀星科技集团(08446.HK)上半年营收增214.3%至3490万港元 亏损收窄至600万港元

格隆汇8月14日丨耀星科技集团(08446 HK)公布,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

金融界 2023-08-14
首辆FF 91 2.0 Futurist Alliance正式交付给塔尖用户

北京时间8月14日,FF公司宣布,正式交付首辆极智科技顶奢FF912 0Futuri

互联网 2023-08-14
中企参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,中方:成为中阿、中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佳话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赵安琪)8月12

中国青年报 2023-08-14
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时隔7年举行 320位中外学者与会

以“藏学的繁荣发展与开放的西藏”为主题,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14

中国新闻网 2023-08-14